“贵州书记和省长表态,这样的阳光工程就是一个民生工程,也是一个民心工程,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不仅是在口头上,而且要给予经费、投入,各方面的支持,来保障、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看到阳光工程取得的成效,崔亚东自豪地说,贵州省委书记粟战书、省长赵克志分别主持省委常委会和政府常务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对加快以就业安置为核心的“阳光工程”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
2011年9月20日,贵州省政府还专门出台了《关于深入开展“阳光工程”建设推动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的意见》,为解决戒毒人员戒毒康复、技能培训、就业安置、回归社会等问题提供了政策支持。从加强领导,从建立保障体系,经费、税收以及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的规定。在全省推进"阳光工程",最大限度安置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就业。全省规划用三年时间,建立100个"阳光工程"就业安置基地,安置1万余名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就业。
贵州“阳光工程”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也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
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也多次就做好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和就业安置问题作出批示和指示。2011年6月14日,孟建柱同志考察贵阳云岩戒毒康复人员就业安置基地,对这一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并要求在全国进行推广;6月26日,孟建柱同志又考察深圳戒毒所,强调做好戒毒人员的就业安置问题;同日,他在新华社动态清样上作出批示,明确要求国家禁毒办抓紧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出台帮助戒毒人员就业的政策;孟建柱同志又批示要求加大对贵州“阳光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
作为项目的总负责人,崔亚东认为,戒毒康复人员得不到社会和家庭关爱,很容易走上复吸道路,以"就业安置"为核心的"阳光工程"为戒毒康复人员提供了一个找回自我、重拾自尊的平台,有效解决了吸毒人员重新回归社会、真正融入社会的问题,巩固了戒毒成果,促进了社会和谐。
谈到“阳光工程”的全国推广,崔亚东表示,首先应从国家的层面应该出台一个对戒毒康复人员的就业安置出台政策,从政策层面给予一种保障机制和规定,对社会包括企业,给予在经费保障和税收等各方面政策上有优惠的政策。第二就是能够推动立法,因为现有《禁毒法》、《禁毒条例》需要给予配套的法律法规,即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就业安置等方面,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使之从法律层面,成为社会责任、国家责任、政府的责任。
“立法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但是,首先从国家层面出台政策支持,这是比较容易做到的,最好能够先做到。” 崔亚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