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委书记廖少华接受贵州人民广播电台专访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投稿QQ:449315
时间:2012-04-21 15:18:28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1月12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文件),这是令全省人民欢欣鼓舞的大事,文件中明确提出支持黔东南、黔南、黔西南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跨越发展,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

  1月12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文件),这是令全省人民欢欣鼓舞的大事,文件中明确提出支持黔东南、黔南、黔西南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跨越发展,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这些好的政策,为我州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建设美好黔东南,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受贵州人民广播电台委托,黔东南人民广播电台于2月17日对州委书记廖少华进行了专访,廖书记就我州今后的发展思路和目标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在谈到国发[2012]2号文件对于加速黔东南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时,廖书记说,国发2号文件是1990年以来首个从国家层面系统支持贵州的综合性政策文件,文件的出台对我们贵州发展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在学习国发2号文件过程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国发2号文件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我省改革发展关键时期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倾注着中央领导同志对贵州人民的深情厚谊,充分体现了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关注和巨大支持,极大地鼓舞了全省人民的信心和决心,为我们贵州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和强大动力。文件明确了支持黔东南州实施凯里麻江同城化发展,率先开展自治州辖区行政体制改革研究;建设黔东南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民族文化展演中心,等等,这些好的政策,为我州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建设美好黔东南、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贯彻落实好国发2号文件,对于促进黔东南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提高全州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在谈到我州今后的发展思路和目标时,廖书记从五个方面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廖书记说,当前,全州上下把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国发2号文件作为的重要的任务来抓,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抓好贯彻和落实。一是在深入学习讨论研究的基础上,1月30日州委第四次常委会制定了《黔东南州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方案》,明确了全州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和空间布局,提出了投资重点、重大项目建设以及专题规划等任务,对我州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精神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我们特别注意将国发2号文件精神与黔东南实际相结合,加强政策学习和分析研究,在学习研究基础上用足用好用活国发2号文件的各项支持政策,努力把政策资源转化为我州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优势。二是在学习贯彻国发2号文件精神中,我们注意密切结合学习贯彻省委栗战书书记在全省“两会”期间参加黔东南州代表团讨论时对黔东南提出的“五个引领”发展的要求,不断深化对州情的再认识,不断深化对影响黔东南加快发展的重大问题的再研究,不断推进各项工作的再落实,进一步理清全州的发展思路,坚持“发展、转型、赶超、跨越”主基调,扬文化旅游之长,补工业化、城镇化之短,进一步突出“工业强州、城镇带州、旅游活州”三个战略重点,注意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研究制定了《关于坚持五个引领加快建设美好黔东南的意见》,不断完善了加速发展的思路、政策和措施。

  在工业强州方面,我们坚持生态引领工业,大力发展特色工业。坚持生态引领,对于黔东南来说,既有基础更有优势、既是必需更是选择、既是责任更是方向。我们将按照市场需求导向、发挥资源优势、优化空间布局、促进转型升级的要求,我们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工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寓生态资源开发于生态建设之中,融工业产业发展于生态建设之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实现工业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和谐共生。引导工业企业向产业园区聚集,相互配套,集中发展,彻底摆脱过去那种“处处点火、遍地冒烟”工业经济粗放型发展的路子,确保在发展经济中最大限度地保护青山绿水,努力走出一条依靠科技进步、延长产业链条、降低资源消耗、优化生态环境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NextPage]

  在城镇带州方面,我们坚持特色引领城镇,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我们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遵循城镇发展客观规律,立足黔东南自然生态特色,凸显地方文化和苗侗民族特色,加强城镇风貌建设,打造绿色生态、环境优美的宜居城镇,推动形成富有苗侗民族文化特色的城镇体系建设。做大凯里中心城区,加快凯里麻江同城化建设,尽快推动形成“规划同筹、产业同链、市场同体、交通同网”的城市经济圈。此外,我们还将规划建设一批具有产业支撑、富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重点小城镇,打造一批富有特色魅力、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小城镇。

  在旅游活州方面,我们坚持国际引领旅游,抓好旅游产业发展。我们将按照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区的战略目标要求,以国际上公认的一流旅游目的地的8条标准为指导,积极探索特色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努力把黔东南打造成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和国际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区。积极抢抓省实施“六个一批”文化产业工程的重大机遇,着力构建“一核三圈多园”的特色文化产业格局。着力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品质和内涵,大力发展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促进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自然生态、休闲度假等特色旅游加快发展。围绕“原生态黔东南”旅游品牌,实施旅游市场开发战略,加大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尽快建设成为能容纳上千万人次的旅游核心区,积极创造条件申办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在民生建设领域,我们将坚持民生引领,搞好社会建设。坚持抓民生就是抓发展,以民生促发展,以发展保民生,推进社会建设。按照“三化同步”要求,围绕民生谋划项目,积极谋划产业发展,大力扶持就业容量大、产业关联度高、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特色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延长产业链,形成各具特色的扶贫产业基地和扶贫产业加工集群。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倍增计划和品牌战略,着力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努力形成种类丰富、特色鲜明、功能配套、服务规范的多元化乡村旅游扶贫产业体系。大力实施“扶贫样板”工程。大力支持创业带动就业;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提高全州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加大科技投入,围绕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实施一批重点科技项目,加强集成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在对外开放方面,我们将坚持开放引领,抓好改革开放。对黔东南这样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来说,进一步扩大开放显得尤为重要。要牢固树立大开放促大开发、促大改革、促大创新的理念,着力优化开放环境,加快构建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不断提高改革开放水平。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基础设施互联共享,促进要素自由流动,构建产业分工协作体系。加强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联系,承接产业转移,打造东西部合作示范基地。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平台,积极参与东南亚、南亚等国际区域合作,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廖书记最后说道,我们将继续积极抢抓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新阶段扶贫开发、特别是国发2号文件支持贵州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等重大历史性机遇,紧紧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奋力赶超、推动跨越”主基调,突出实施“工业强州、城镇带州、旅游活州”三个战略重点,按照“坚持生态引领,发展特色工业;坚持特色引领,抓好城镇建设;坚持国际引领,抓好旅游发展;坚持民生引领,搞好社会建设;坚持开放引领,提高改革开放水平”的要求,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和时代要求的后发赶超之路,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加速发展、创新发展,确保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凌忠云) 


 
【收藏】 责任编辑: 杨懿
今日信息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
  • 出售
  • 出租
进入社区 »酸汤社区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