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广不再受青睐 二三线城市成大学毕业生新宠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投稿QQ:449315
时间:2012-07-28 09:02:34  来源:新浪网  

  (记者李斯博 翁晔)从开始找工作起,在上海海洋大学就读的段雪竹就决定要回到家乡或者中小城市工作。“虽然大城市就业机会多,但是人才也多,竞争压力大,上升空间小,去中小城市更能发挥自己的优势。而且大城市交通堵,也不如中小城市宜居。”

  2012年的毕业季,像段雪竹这种放弃一线城市,转投二、三线城市的毕业生并不在少数。智联招聘公司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部分二、三线城市就业吸引力正在上升,毕业生期望就业城市更加分散,不再大量集中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杭州、南京、西安等城市受到毕业生青睐。

  “如果选择在上海工作,经济压力会非常大,每月的工资基本只够付房租和生活费,根本攒不下钱。”现在家乡长春一家进出口贸易公司做企划文案的段雪竹说,虽然现在工资只有2000多块,但是由于和父母一起住,花费较少,感觉生活基本没有压力。“作为独生子女,回到家乡照顾父母比较方便,也是就业时的一个考虑。”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新统计数据,2012年中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680万人,创历史新高。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许多选择去二、三线城市工作的毕业生觉得这是理性的选择,而不是简单的“逃离北上广”。

  对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生李力,选择离开北京就业,除了经济原因,他更多考虑的是发展空间。李力本来已经跟北京的一家出版社签订了三方协议,对于专攻传媒与信息法的他来说,这是一份不错的工作。但是犹豫再三,他还是选择跟原单位毁约,来到了长沙的一家律师事务所。

  从北京来到长沙后,他明显感觉到自己“研究生”的身份受到了重视。指导他的律师,现在已经开始将一些核心业务交由他来处理。“要是在北京,我现在可能只能接触到律所业务的某一个环节。”

  除了毕业生自主选择回到二、三线城市就业外,近年来,中国为改变毕业生就业区域不平衡的结构性矛盾,引导毕业生到中西部和基层就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实施了“大学生村官计划”“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政策,也吸引了一部分毕业生。

  对于毕业生“回流”现象,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主任萧鸣政教授认为,由于一线城市人才饱和、生活成本过高,不少毕业生都选择了二、三线城市就业。尤其是对于从二、三线城市走出去的毕业生,回生源地就业,一方面可以获得更多的晋升空间、降低生活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服务家乡。

  此外,中国大力倡导大学毕业生下基层,在公务员招考方面要求报考者有一定基层工作经验,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学毕业生的回流。

【收藏】 责任编辑: 吴晓琴

相关热词搜索:北上 大学生 城市

上一篇:7月28日 托福、雅思(IELTS)考试
下一篇:最后一页

今日信息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
进入社区 »酸汤社区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