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单位无法接受,贵阳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这是为了保护学生利益
“我们专业的学生要出去实习,学校要求接收我们的单位先和学校签一份实习协议,还要交上100块钱,我们找了好几家单位,别人一听说要签协议和交钱,就都不要我们了。”昨天,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城市建设与管理学院学生小霞(化名),向商报百姓新闻网6757777反映。
要接收学生实习用人单位先得签份协议每月交100元给学校
据小霞介绍,她2010年进入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城市建设与管理学院就读建工专业,学制是三年,今年二年级,按照学校规定,在校学习两年后,就要去各个单位实习后才能毕业。从今年5月份起,要实习半年。学院要求不管是学校介绍的实习单位,还是自己找的实习单位,都要求接收单位到学校签一份协议,并且用人单位每个月还要交100元钱给学校。
小霞从这个月开始找实习单位。可是半个多月时间里,找了10多家单位,很多都通过了面试,但所有的单位一听说要到学校去签协议还要交钱,就都拒绝录用。小霞称她们班上有很多学生也是因为签协议和交100块钱的事,一直找不到实习单位。
接到小霞反映后,记者辗转从一用人单位处,看到该校城市建设与管理学院这份名为《校企合作办学协议书》协议。
上面标明,学生在实习单位实习期间,接收单位需向每名学生支付每月生活补贴800元,另外,还有一个“定向”奖学金,用人单位要按月向学校支付每生100元,如单位选拔学生不足5人,则需要一次性支付给学校600元(6个月),同时,接收单位还要为每位学生购买意外人身伤害保险。
小霞称,老师告诉他们,如果找不到实习单位,又不交600块钱的,学校就会将学生安排到一些超市等和他们专业不相符的地方实习,没有任何补贴。
学校:签协议是为了保护学生利益
“我们之所以要接收单位来签这份协议,还要交100元钱,主要是用来约束用人单位和学生的。”昨日,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城市建设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李秀丽对此事解释道。
李秀丽称,该学院的建工专业属于高危行业,因学生在实习期间不能与用人单位签订正式合同,为保护学生安全,学校才作出让学生与实习单位签协议的方法,要求接收单位拿出该单位的营业执照、法人代表及相关证件的复印件,必须有相关负责人前来学校签协议,且必须给学生买保险,协议上要求交的100元钱是定向奖学金,等实习完后,会返还给用人单位的,这主要是用来约束用人单位不能随便找借口开除学生,也是为了与用人单位分清责任,出事后不能推卸责任。
李秀丽说,部分用人单位不愿承担责任,就会出现拒绝学生去单位实习的现象,同时,如果学生在接收单位实习不满6个月的,不论是什么原因学校都要找清楚原因,同时,这600元钱,学生实习几个月就收几个月的钱,没实习完的,剩下的一部分钱就会退回给接收单位。而这笔“定向”奖学金是发给那些在接收单位表现优秀的学生。
李秀丽还称,他们学院建工专业的学生有400多名,目前为止已经有180多名找到实习单位,学校也为学生找了30多家接收单位与学生签协议,接下来学校还要组织具有资质的单位进校选拔实习生,学校会为学生们找足够多的单位和岗位为学生去实习。让学生去超市工作或者与专业不符的单位实习,是不可能的。(曾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