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雍县农村“能人”巡回给农民来“上课”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投稿QQ:449315
时间:2012-05-02 10:49:25  来源:金黔在线  
 日前,纳雍组织部开创性地推出的“农民‘讲师’巡讲行动”在该县昆寨乡举行首场巡讲。当天时逢昆寨赶场,赶场农民大都聚到昆寨中学球场聆听露天讲座,偌大一个球场,座无虚席。

  金黔在线讯 日前,纳雍组织部开创性地推出的“农民‘讲师’巡讲行动”在该县昆寨乡举行首场巡讲。

  当天时逢昆寨赶场,赶场农民大都聚到昆寨中学球场聆听露天讲座,偌大一个球场,座无虚席。

  讲的是亲历的“致富经”

  带领老凹坝乡平寨村农民“改行”当果农菜农的农民“讲师”吴儒文,一上台就为一辈子习惯种包谷洋芋的昆寨农民细算了收入账和成本账——

  “受喀斯特地貌限制,种包谷洋芋的,有谁富了?天亮出门,天黑归家,一年四季忙到头,吃的还是‘包谷砂’(包谷饭)!不搞产业结构调整,螺蛳屙屎——难得出头。”

  “种包谷,1亩土地的人工、化肥等成本是650块钱,产350公斤包谷,卖800多块钱,除了锅巴不剩饭;如果改种果树种蔬菜,成本不高、干活不累,产值2000块只多不少。2007年,我带80多个人去贵阳市乌当区永乐乡看桃树林,回来后,一个星期就连片种了886亩黄金梨,又在林下种蔬菜,现在大家尝到甜头了……”

  碓窝河村农民朱家华种了一辈子包谷,还是老样子。听了吴儒文一席话,他茅塞顿开:“我以前拿7亩地租给饶贵林种桃树,现在想把剩下的土地全种桃。”

  算的是致富的明白“账”

  毕节人李庆是果树种植能手,2011年在昆寨乡租赁200多亩土地搞核桃育苗、中药材种植,昆寨乡特聘他为农民“讲师”。

  此前,他一直手把手教农户种果树,今年3月底获得农民“讲师”资格后,传帮带做得更勤了:先去千秋村引导老百姓把碗大的老化果树锯了,又于4月15日返回大寨村,手把手教种植金银花的老百姓开厢压根。再过几天,他还准备召集老百姓搞一次讲座。苗族村民罗秀群很喜欢这个来自城市的“讲师”给她们传授技术。

  4月15日,关门山村农民钱万品受益于吴儒文的启发,他说讲座内容“太入耳了”,回家后打算各种1亩梨树、1亩桃树,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

  农民“讲师”罗飞扬,在去年召集28名苗族妇女花费150多天绣出的33米长卷《清明上河图》,今年5月将在香港开锤拍卖,起拍价由当初的120万元一路飙升到150万元。在巡讲中,罗飞扬说了这件事之后,转入正题:“在家里绣领带,一天随便就能赚100元手工费。”这话引得昆寨乡大寨村苗族妇女祝弦跃跃欲试。祝弦说,她以前不知道苗族刺绣也能变成钱,准备接一些刺绣活到家里去做。

  为的是让土地变“黄金”

  发端于纳雍的农民“讲师”概念,源于组织部请村支书罗德华为农民所作的一次讲座——把失地农民转变成“工人”的罗德华,用大白话说出了老百姓爱听的思路。群众想什么盼什么,需要政府怎么做,乡镇干部不一定太清楚,而身在农村的“田秀才”、“土专家”恰好最明白,让他们给农民讲“课”,农民听得懂、学得好,因此才诞生了农民“讲师”。

  农民“讲师”由村、乡推举,组织部评定并颁证认可,动态管理,有偿使用,每场讲座给予100元“课时费”。

  纳雍组织部部长李涛说,发展的差距在于思想的差距、素质的差距,不转变思想、提升素质,农村经济上不去。

  “纳雍结合建设发展型党组织的需要,把农村中的优秀村干部、致富能手集中起来,授予农民‘讲师’称号,组织他们以一线的经验、用群众的语言,对全县480个村(社区)进行巡回培训、常态帮带,目的在于达到‘农村发展依靠农民’的预期。”李涛说。

  只选会说会做的,不选只说不做的,这是纳雍选拔农民“讲师”的一个标尺。

  自首场巡讲伊始,纳雍480个村陆续开展农民“讲师”巡讲活动。据组织部部务委员张品介绍,眼下风生水起的农民“讲师”巡讲,至少有多个好处:把党的方针政策还原成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让能手的实战经验直通群众,让致富门路更多惠及群众。

  

  带领老凹坝乡平寨村农民“改行”当果农菜农的农民“讲师”吴儒文,一上台就为一辈子习惯种包谷洋芋的昆寨农民细算了收入账和成本账。

  

  农民讲师李庆田间向农户传授金银花种植技术。
 

【收藏】 责任编辑:
今日信息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
  • 出售
  • 出租
进入社区 »酸汤社区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