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视频-图片-专题-人才-求职-招聘-房产-本地通-购物-旅游-景点-百姓呼声-消费指南-黔港推荐专题-互动圈圈

心路的归程-黎平肇兴侗寨

 

    肇兴侗寨位于肇兴乡政府驻地,位于县城东南部,距县城68公里。地处地处河谷溪畔坡,由三个行政村组成, 1012户,4146人,均为侗族,耕地面积2026亩。主产水稻、油菜、油茶,特产大蒜、棉花、花生等,2010年人均收入2173元。

    肇兴,侗语“肇”指开始,“兴”指兴旺之意。肇兴侗寨建寨历史悠久,据民间相传的族谱记载,在南宋正隆五年(1160年),肇兴的先民就在这里建寨定居,距今天已有840年的历史。传说最初开辟肇兴这片土地的祖先是姓陆的兄弟两人,哥哥叫陆闹,弟弟叫陆峦。弟兄俩看中这里山青水秀,土地肥沃,气候温和,一条小河从中间穿过,便于生产、生活,于是在此安居。

    肇兴侗寨有五个片区,分为五个团,即仁团、义团、礼团、智团、信团。每个团都建有自己的鼓楼、戏台和花桥。肇兴侗寨更因其气势宏大的鼓楼群、独具特色的吊脚楼、土生土长的侗歌队,留连忘返的“踩歌堂”、原汁原味的侗族节日和扣人心弦的侗族大歌等而闻名于世随着人口繁衍,房屋增多,现已分不清各团原来的界限,于是五团融为一体,便成了今天的肇兴大寨,称肇兴。

    肇兴侗寨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人灵地杰。侗族大歌一代宗师、清代歌师陆大用,就出生于在这个寨子上。历史上,陆大用的名字响彻侗乡,大用的歌传遍侗族地区。咸丰五年(1855年)黎平府属六洞等处,以肇兴寨的陆大汉、石大力、粱维干等领导的农民起义,曾几度占领永从县、下江县,围攻黎平府城,并和太平军、斋教军配合,袭击清军及地方团练。坚持斗争20余年,其英勇事迹可歌可泣。

    肇兴侗寨内因有5座鼓楼、5座花桥、5座戏台,被称为“肇兴鼓楼群”,是侗乡鼓楼群之最。整个肇兴侗寨的民居全是木质建筑,木楼鳞次栉比,整齐协调,具有独特的民族建筑风格。侗寨不仅建筑独特,而且风光秀丽,景色宜人,还有浓厚的侗民族风情,有“踩堂歌”、“唱侗戏”、“芦笙赛”、“抬官人”、“泥人节”等民俗活动。肇兴侗寨以其完整的侗族古建筑群、独特的侗族文化、优秀的侗族建筑艺术和保存完好的民俗民风, 1993年,贵州省文化厅命名肇兴为鼓楼文化艺术之乡;2001年,肇兴侗寨及鼓楼群列入大世界吉尼斯纪录。于2003年被文化部列为全国首批十个民族民间文化保护试点单位之一;于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一;于2007年初被中国《时尚旅游》杂志社及美国《国家地理旅行者》编辑团队列为2007全球最具诱惑力的33个旅游目的地之一。

    随着肇兴旅游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肇兴农户参与到乡村旅游上来。据统计, 2010年肇兴接待游客23.5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3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710万元。旅游产业的发展给当地群众带来了巨大商机,仅在肇兴侗寨从事民居旅馆、旅游工艺、土特产品经营、餐饮服务和民族歌舞表演的农户共有100多户300多人,户年均收入达3万元。旅游给肇兴的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入。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我要评论】 【我要订阅】 【我要投稿】 【我要纠错】 【字体: 】 责任编辑:穆文碧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网友评论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分类信息
新闻图片推荐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