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举报有奖!黔东南一地公开征集涉烟犯罪线索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25-03-11 18:08:42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为依法严厉打击各类涉烟违法犯罪活动,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保障烟草市场规范有序,镇远县烟草专卖局、镇远县公安局、镇远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面向社会征集涉烟违法犯罪线索,现通告如下:

  一、线索征集内容

  (一)非法生产、销售、进出口、运输、储存假烟、走私烟等烟草制品。

  (二)未在当地烟草专卖批发企业购进、无证运输、无证批发(零售)卷烟、雪茄烟等烟草制品。

  (三)非法制造、拼装、销售、进出口、运输、储存烟草专用机械。

  (四)非法印制、销售、使用他人卷烟、雪茄烟等烟草制品注册商标标识。

  (五)非法收购、运输、储存、经营烟叶。

  (六)非法生产、销售、进出口、运输、储存烟丝、复烤烟叶、卷烟纸、烟用丝束、滤嘴棒。

  (七)涉电子烟、加热卷烟和类烟产品的违法犯罪行为。

  (八)利用互联网平台销售烟草制品、电子烟。

  (九)向未成年人销售烟草制品、电子烟。

  (十)法律法规及规章规定的其他涉烟违法犯罪行为。

  二、涉烟违法犯罪行为主要形式

  (一)非法设立假烟生产窝点行为。

  (二)非法设立烟丝、滤嘴棒等烟草专卖品加工窝点行为。

  (三)非法设立卷烟标识印制窝点行为。

  (四)非法收购、运输、储存、经营烟叶违法行为。

  (五)未经许可利用物流企业自运、托运,或者利用快递企业违规寄递卷烟行为。

  (六)利用专车非法运输假私烟行为。

  (七)市场环节售假贩私非渠道进货行为。

  (八)其他涉烟违法犯罪行为。

  三、举报奖励标准

  望广大人民群众积极举报涉烟违法犯罪线索,各执法机关将严格保密举报人信息。举报线索经查证属实的,将根据相关规定给予奖励。奖励标准如下:

  未予没收,但处以罚款的案件,举报奖励标准按罚款金额的50%以内确定。处以没收的案件(含无主案件),根据查获实物及案值等情况确定举报奖励。

  (一)假冒伪劣卷烟、走私卷烟及机制雪茄烟,以600元/万支计算。散支烟等半成品假冒伪劣卷烟、走私卷烟及机制雪茄烟以400元/万支计算。假冒伪劣、走私的手卷雪茄烟以2元/支计算。

  (二)真品卷烟、雪茄烟按货值金额8%计算。存在严重破损、霉坏变质或不在全国销售目录内等情况的,按400元/万支计算。

  (三)烟丝以3000元/吨计算,烟叶以1500元/吨计算,烟梗或存在碳化、霉变等问题的烟叶烟丝,以800元/吨计算。

  (四)YJ13/14卷烟机、YJ/21/22/23接嘴机及同类型卷接设备以30000元/台为计算基准。主要部件不全的,按整机标准的20%-50%计算。未列入目录的,按2000-10000元/台计算。

  (五)滤嘴棒以40元/万支计算。卷烟纸、水松纸、烟用丝束,以2000元/吨计算。商标标识按1200元/吨计算。

  (六)加热不燃烧卷烟的烟支(烟弹)、“茶烟”等类烟产品以货值金额的10%或600元/万支计算。电子烟烟弹以3.5元/颗计算,烟具以8元/个计算,烟弹与烟具组合的一次性产品以10元/支计算。

  (七)其他未罗列的,按有关规定执行。

  四、举报联系方式镇远县烟草专卖局 举报联系电话:13708550933

  烟草市场监管举报热线 举报联系电话:12313
 

                                                                                       镇远县烟草专卖局

                                                                                         镇远县公安局

                                                                                   镇远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3月6日

责任编辑:编辑部【收藏】
上一篇:杨琼带队赴广东省开展招商考察工作
下一篇:最后一页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