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瘦体质”的重要因素
很多女性羡慕别人可以吃很多的东西,但是却不容易发胖。各人体质不同,决定着人的胖瘦,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各人身体含有的肌肉比例不同。
虽说肥肉、瘦肉都是肉,但肌肉(瘦肉)和脂肪(肥肉)消耗热量的能力却不同:安静的时候,同样重量的肌肉所消耗的热量是脂肪的3倍。一公斤的脂肪一天只能消耗4大卡的热量,但一公斤的肌肉却能消耗12-15大卡。而在进行各种活动或者运动后,肌肉消耗的能量也会更多。肌肉就像发动机一样,空转的时候即使不动,也在消耗着能量;活动的时候,就能把能量变为动力,推动我们人体做各种动作。所以同样的体重,肌肉含量越多的人,消耗的能量也越多,在同样的饮食情况下,就越不容易胖,这也就是所谓的“易瘦体质”。每减少一公斤的肌肉,每天至少会少燃烧12-15大卡的热量,十年至少就会长出5公斤的纯粹的脂肪!增加肌肉的质量是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减肥效果。另外,同等重量的脂肪和肌肉,脂肪的体积要远远比肌肉大得多。所以体重相同的情况下,肌肉含量高的人看起来比较苗条。
肌肉是骨骼健康的守护神
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骨质疏松症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一起列为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三大杀手。因此,保护骨骼、增加骨密度,也就成为保护我们身体健康的重要内容。我们的骨骼都是被肌肉所包裹着的,肌肉强壮了,遇到意外时骨骼就可以得到较好的保护。更重要的是,增加肌肉力量的抗阻力运动可增加年轻人的骨密度,使中老年人延缓骨质丢失,有利于骨健康,预防骨质疏松。
人老先老腿,老年人腿部肌肉力量丢失后,就会造成支撑不稳、行走不便,甚至跌倒。跌倒造成的骨折或者脑意外是老年人致死的原因之一。练习肌肉力量可以提高平衡能力、协调性和敏捷性,这些均能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肌肉是消耗血糖的工厂
目前糖尿病已经成为全世界患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位居第三位。糖尿病人都知道运动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手段。过去认为糖尿病人主要是做一些慢跑、步行之类有氧运动。但是近几年,美国运动医学会特别推荐糖尿病人增加一些增长肌肉的力量练习。
肌肉是我们身体内最大的葡萄糖储存库,也是我们身体内最大的葡萄糖消耗工厂,因此对血糖的调节具有重要意义。肌肉越强壮,它的能量代谢就越大,消耗体内的“糖”的能力就越强。另一方面,胰岛素想要发挥作用也离不开肌肉组织这个“主战场”。肌肉质量多,就能使胰岛素提高代谢效率,处理的葡萄糖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患Ⅱ型糖尿病的风险。肌肉体积萎缩、功能减弱,也会影响血糖的调节能力。很多Ⅱ型糖尿病的发生也同肌肉的衰退有一定关系。因此,运动强壮肌肉的作用也有助于改善血糖的调节能力。
如何长肌肉
肌肉是锻炼出来的?
通常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肌肉就会减少。有研究说,不经常运动的人,每年减少0.25公斤的肌肉,增加0.25公斤脂肪。到了50岁,肌肉量就开始快速走下坡路,男性大约减少1/3,女性减少约一半。肌肉的衰退不是一个必然的现象,如果你经常锻炼它,它就不会衰老退化。美国有氧运动之父库珀博士推荐的健身指南,提出了与我们传统的健身观念完全不同的理念:年龄越大,力量练习的时间应该越长。30岁的人每天锻炼中要花80%的时间进行有氧练习以锻炼心脏,20%的时间去练力量;而到了50岁的时候,就要花费60%的时间练有氧,40%的时间练肌肉。所以,为了防止肌肉衰退,就要加强肌肉力量的锻炼。
美国心脏学会和美国运动医学院联合发布了新健身指南,指出18~65岁成年人和65岁以上老人,每周至少做2~3次, 8~10种不同的力量练习。
肌肉是锻炼出来的。只要每天给它点好处,它就会以10倍的回馈报答你。
锻炼肌肉的运动有:哑铃、俯卧撑、拉力器、跳绳、引体向上等。下面我们介绍一些简单的力量训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