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
观点精粹
●对于推进“三化”同步,我们要始终不动摇、不放松,动摇了必将又耽误,放松了必将更落后。工业化是动力,城镇化是载体,农业现代化是基础。
●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切实摆脱“资源路径依赖”,避免掉进“资源优势陷阱”。专家解析嘉宾专家:张晓阳贵州财经学院副院长主持人:本报记者赵勇军专家解析嘉宾专家:曾芸贵州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持人:本报记者赵勇军观点精粹
●要改变自卑、自轻、自懦、自弃及自大心理,树立和形成自尊、自重、自信、自强的文化思想。有自信必有信心,有志气必能自强。
●越是发展滞后,民生问题就越是突出,改善民生的任务就越加迫切,就越要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
专家解析
高效落实政策加大开放力度是关键
要实现贵州跨越式发展,在十年内始终保持每年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国、西部地区平均水平,高于我省以往水平需要做好四方面的工作。
第一是一定要把握好2号文件带来的后发赶超的最好时间,注重2号文件的时效性,尽快促进国家发改委批准黔中经济区发展规划和贵州省主体功能区的规划,同时我省要编制贵安新区规划,早日上报国家批准。
第二是要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基本态势。去年我省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要实现后发赶超一年是远远不够,怎么样才能实现每年都快速发展呢?个中关键在于保持高速的投资态势,只有高速的投资态势保持十年,贵州的发展才有可能和全国同步。
第三是要真正走出资源依赖的陷阱。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有一个魔咒,即资源富集区一般都是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因此贵州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不能再走单一的资源开发之路,而是要抢占振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制高点,不断打长产业链条,形成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产业集群。
第四是栗战书书记在多次讲话中提到,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贵州开放比改革更重要,贵州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始终坚持大开放,通过大开放来实现大开发。根据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2012年3月31日首次公布的全国31个省市对外开放指数排名,在2011年,贵州的开放度为3.4%,为全国倒数第一,而全国开放度最高的上海则是84.7%,差距非常巨大。贵州只有大开放,才能大发展,才能吸引国内外各种资本的大量进入,贵州也才能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边缘融入主流经济社会。
专家解析
文化建设是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
文化建设是贵州省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文化建设主要任务就是全社会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和提高,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文化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可持续发展。文化建设当中对文化资源多样性的保护又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那么贵州既拥有宝贵的民族文化资源,也承担着正确引导多样性文化和谐繁荣的责任,那么源于主体文化认同的文化保护实践,会使保护成为文化主体的自我选择,增强文化保护的广度和深度,这是从文化建设方面的意义。
贵州文化产业不仅要关注各种产业要素,更重要的是建立相关文化群体归属感和认同感,虽然今天无法通过简单复制传统文化来重建文化认同,但是我觉得这种由集体记忆传承的贵州精神应该是贵州主体文化的根基,也是在新的社会文化环境当中发展贵州文化产业的可能,应加强地域文化研究,提炼优秀文化传统,通过宣传教育,成为全省干部群众认同的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心,逐步形成地域文化特质,来凝练具有历史底蕴和时代感的贵州精神。对外有一种对外提升地域文化形象的作用,地域文化现象已成为地方文化标识,地方文化现象塑造和传播,也成为提升地方综合竞争力的力气。
贵州文化产业发展需要改变既有的印象,建立新的文化意象,留给人们更多文化想象空间,通过整理贵州的文化资源,挖掘其中的积极因素,凝练正面健康的贵州地域文化形象,矫正现有的负面地域意象,改变外界对贵州的成长偏见,是推动贵州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有效途径。
贵州文化源远流长,同时也是富有创新活力的中国新思想的摇篮,这里有古老文化和现代创意的融合,有新和旧的相互激荡,可以使文化传承和文明创新互为因果,也可以使人文精神、经济增长和科技创新有机结合,完全可以树立贵州国际文化创意地区的新形象。坚持黔文化多元特质,将体现我们文化自信心,提高文化凝聚力,增强文化自觉,在自身的基础上,寻求新的发展。贵州文化形象构建,可进一步丰富多彩贵州品牌的内涵,更为重要的是贵州文化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得到广泛推广,避免遭受在国际文化贸易当中的文化折扣现象,实现贵州文化认同和理解。
助读链接
关于报告的标题
报告标题明确为“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坚持科学发展奋力后发赶超,为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而奋斗”。主要是基于三方面考虑:一是虽然下半年才召开党的十八大,但今后五年我们都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因此考虑报告稿要旗帜鲜明地亮明态度,指出未来五年的重要指导就是党的十八大精神;二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2005年春节视察贵州和2010年8月对贵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要有志气、有信心,努力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三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发【2012】2号文件精神,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两步走”的战略步骤,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和时代要求的后发赶超之路。
关于走后发赶超之路
报告稿简要分析了当前我省所处的历史阶段和面临的良好机遇,概括提出后发赶超之路是一条从现阶段贵州实际出发,全面、协调、可持续、惠民生、促和谐的科学发展之路,并从具体内涵上指出:贵州的后发赶超之路,是一条追赶全国“三化”步伐,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广泛汇聚发展要素,充分运用一切先进发展成果,促进经济加速跨越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道路;是一条面对更加强化的市场约束和更加刚性的环境约束,面临既要“赶”又要“转”的双重压力、双重任务,破解资源环境制约、实现循环利用,做到既提速又转型、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道路;是一条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发展成果,不断提升幸福指数的道路。
关键词解读
【后发赶超】
——今后五年,我们要把推进科学发展、奋力后发赶超的目标任务转化为全省上下的发展规划、政策措施、具体项目和实际行动,逐步缩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与全国的差距,为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坚实基础。
【“三化”同步】
——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大力推进资源精深加工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打造产业园区,充分发挥工业对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坚持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协调发展,加快建设旅游大省、旅游强省,尽快壮大我省现代服务业。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坚持走山区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为工业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发展条件,把更多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规模推进种植业、养殖业结构调整,大幅度提高经济作物、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加快构建符合喀斯特地区实际和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要求的山地现代农业体系。
【资源优势陷阱】
——贵州资源丰富,但毕竟有限;生态景象良好,但生态基础脆弱,迫切需要破解资源环境制约难题。要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科学的开发观,努力做到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切实摆脱“资源路径依赖”,避免掉进“资源优势陷阱”。
【开放】
——我省是典型的内陆山区省份,开放带来的活力在某种意义上比改革带来的活力还要大。开放,不仅是对外开放,还要对内开放。对外开放主要是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大力吸引省外国外投资,引进先进的市场理念和管理办法;对内开放主要是消除行政性壁垒,消除地区市场封锁,鼓励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企业优胜劣汰。
【精神高地】
——有精神才会有力量。唯有“干”字当头,才能改变面貌;唯有拼搏奋进,才能后发赶超;唯有构筑“精神高地”,才能冲出“经济洼地”。构筑“精神高地”,首先需要有能凝聚人心的核心价值、能引领人生的理想坐标、能启迪心灵的精神生活。
【第一民生工程】
——扶贫开发是我省的“第一民生工程”。要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新思路,大力实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发展规划,加快贫困地区基础设施、优势产业、人口素质的提升,大幅度减少贫困人口。
寄语党代会
机关工作人员 刘晓舜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是指导贵州未来五年发展的振奋人心的纲领性文件,对其中提到的五个翻番印象尤其深刻,那必须是建立在全省人民精神面貌发生深刻转变,各行各业提速、苦干实干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的一个目标。这个目标无异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注入了一剂强心剂,作为一名机关工作人员,在以后的工作中,这就是我们强大的政策和精神指导。
铜仁市委副秘书长 杨俊
报告总结五年成绩实事求是,分析问题客观实际,对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栗战书书记在报告中说“贫困,不是贵州永久的标签,无奈,更不是贵州人的本质常态”,听后非常激动,对于贫困地区工作的干部深受教育,提升了贵州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我们一定按照报告中要求的转变作风,抓好本职工作,为全省全市2020年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贵阳中医学院教师 龙江宏
报告高瞻远瞩,思想深刻,尤其对报告中说到的几个奋战五年,听后备受鼓舞。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把这种奋战精神化为自己工作中的动力,要有不屈不挠的革命斗志精神,要有发愤图强、后来居上的志气,不向困难低头,不向挫折妥协,以昂扬向上的姿态不断前进,为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