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视频-图片-专题-人才-求职-招聘-房产-本地通-购物-旅游-景点-百姓呼声-消费指南-黔港推荐专题-互动圈圈

苗族歌舞艺术之乡--反排村

 

    反排,苗语称“方白”,意思是高坡的地方,是贵州省台江县方召乡的一个苗族村寨,是东方迪斯科——反排木鼓舞艺术之乡,是苗族多声部情歌的发源地。反排村位于雷公山山麓,地处台江县城东南面,距离台江县城26公里,台江至南宫864县道公路穿村而过。反排村辖十个村民小组,共407户1720人,苗族人口占100%,有张、杨、唐、万四个姓氏,反排村因独特的木鼓舞而扬名中外。

    反排村居于两山夹溪的山洼间,苗家吊脚楼依山而建,鳞次栉比,掩映在翠竹绿树之中。寨中有条溪沟清澈见底,自西向东而流淌,把寨子一分为二。村内及四周绿树成荫,名贵树种榉木、楠木、红豆杉等比比皆是。村边有一斗牛坪,是民族节日的斗牛场地,村前神秘的“起鼓山”林荫蔽天,常年云雾缭绕,那是该村祭祖节举行起鼓仪式的圣地。那里还有悬崖石洞,是该村每届祭祖后放置单鼓的地方。村子东面的山坡上,层层梯田依着山势,从山脚直到山顶,若是金秋十月,宛如一条条金带扎在翠绿的山坡上,层次鲜明,犹如一幅美丽的图画。

    反排是苗族的一个分支,其先民最早居住在长江中下游一带,为了逃避战乱,寻找美好生活而沿河西迁,开始来到榕江县境的“松党告”,在“松党告”参加一次历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次大型“议榔”之后,分“将纽”才到达今天的反排定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反排村在民国末年属覃高乡七保,解放后改保为村,属巫脚乡管辖,1992年撤区并乡后现属方召乡所辖。

    反排服饰独自成型,即所谓的反排型。头饰方面,老年男子习惯留长发,并挽髻于头顶,包大头巾,头巾藏青色,长14至15丈。妇女挽云状发髻,包藏青色头帕,帕脚拖到背部。男子服饰为无领大襟右衽短服,长齐腹脐,系自织花格腰带,下着大裤脚,颈部还挂项链或项圈。妇女上衣为无领无花大襟左衽衣,后摆较长,盖及裙子下缘,前盖过腹部,苗语称“ud bid lid”,音译“欧巴黎”,意为燕尾服。下着半长筒裙,细叠无花,前面围一张青布素帕,与裙子一样长短,花带束腰,除夏季外,一般都打裹腿,平时穿草鞋或赤足。盛装时不包头巾,佩带银冠,银凤尾,耳缀鸡爪耳环或牛鼻孛耳环,颈挂一两个项圈、项链,胸挂银牌压领,男女均带手镯。

    反排的苗歌以飞歌和多声部情歌最具特色。飞哥高亢嘹亮,豪迈奔放,铿锵悦耳;多声部情歌曲调悠扬,旋律低回婉转,强弱变化明显,娓娓动听,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曾在2004年春节中央电视台主办的西部民歌大赛中荣获金奖。

    舞蹈主要有芦笙舞和木鼓舞,尤其木鼓舞以其独特的舞姿最富盛名。1986年反排木鼓舞初次露面、参加全国第二届少数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一举成名,被誉为“东方迪斯科”。 1990年参加北京亚运会开幕式表演,曾在中南海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的亲切接见。此后,声名远播,蜚声海内外,受到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频繁邀请,常常出访演出,全国一些大旅游景点、大饭店、大宾馆也成了反排木鼓舞常年签约演出的基地。

    反排的民族节日较多,有敬桥节、吃姊妹饭节、吃丑节、苗年以及十三年一次的祭祖节等,其中以祭祖节最为隆重。祭祖节——是反排村人民十三年一度的一个盛典节日,苗语称“nongx jangd niel”,音译“浓将略”,意译“吃牯藏”。反排祭祖节仪式比较复杂,十三年一次,历时十四天。这一古老神秘的祭祖活动至今还保留和延续着。

    反排村过去是个典型的山区农业村寨,如今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已经形成具备一定规模的金银花产业基地和以家禽为主的养殖业,并依托独特的歌舞文化着力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收入已成为反排村的重要经济来源。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我要评论】 【我要订阅】 【我要投稿】 【我要纠错】 【字体: 】 责任编辑:穆文碧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网友评论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分类信息
新闻图片推荐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