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少华 李飞跃接受《香港商报》记者采访
9月1日至2日,州委书记廖少华、州长李飞跃分别就我州原生态旅游业发展、民族文化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等问题接受了《香港商报》总编辑陈锡添采访。
廖少华对陈锡添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黔东南是贵州的东大门,是湖广一带进入云贵川的主要通道,也是湖南、重庆南出广西的重要走廊,具有丰富的民族原生态文化和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他说,“民族原生态,贵在黔东南”是一个品牌,是一个形象。黔东南不仅有保护良好的苗族文化、丰富多彩的侗族文化,还有古朴、热情、大方、好客的人民。在介绍中,廖少华给黔东南做起了广告,他把黔东南人的淳朴也列入了特色产业。
听了廖少华的介绍后,陈锡添高度赞扬了我州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取得的重大成绩,尤其是我州在加快经济社会大发展的同时,充分注重人文理念,特别是原生态民族文化和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切实做到和融合了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前瞻性发展理念。
在介绍我州目前的发展情况时,廖少华单刀直入,形象生动而又不乏幽默。他说,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州始终按照中央、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方针政策,抢抓机遇,奋力拼搏,扎实推进改革开放与发展,不断完善各项政策和措施,切实抓好“四圈一区”经济框架布局,经过全州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社会市场经济得到很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廖少华讲的每一段话都层次鲜明,收放自如,浑然一体,话语间,自然流露出的那种真挚细微的爱民之情,令人如面春风。
谈及科学开发,廖少华胸有成竹。他说,我州有许多未开发的“宝藏”,比如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目前开发的只是一小部分,这就是欠开发的一种表现。黔东南州不要再做“深谷幽兰”,要以一种文明和谐的姿态跟上全国旅游发展的步伐。在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要按照生态文明的理念来规划,要坚持可持续发展。
9月2日上午,州长李飞跃在州人民政府接待室会见陈锡添并接受采访。
李飞跃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长足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升级逐步推进。三十年来,全州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调整经济产业结构。“十一五”期间,全州经济进入新一轮的加速发展时期,生产总值增速为11.6%。目前,全州农业稳步发展,工业生产不断迈上新台阶,第三产业保障和支持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在道路交通建设方面,我州在“十一五”期间公路建设投资达126.4亿元,目前已逐步形成了以
在当天的采访中,州长李飞跃用娴熟的语言和富有吸引力的音质向采访团介绍了我州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其语言形态,就像一个知识渊博的专家教授,常令旁者肃然起敬。
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部长耿生茂,州委常委、州委秘书长李程,州政府秘书长滕昭义,州委宣传部副部长杨铭陪同。
(姚宁 卢秋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