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跟超市打交道,柴米油盐酱醋茶,都离不开超市,在超市购物时,您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选好了物品到收银台交费时,发现所收价格与物品标的价格不符?您有没有遇到价格标签不贴、乱贴、错贴,导致自己拿错商品、错算价钱的事情经常发生,给您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小编走访了下凯里,看看凯里的超市物价标签又是怎么样的呢?
“超市的饼干标签上明明写的是18.8元一斤,怎么结账时成了25.8元?”市民刘女士谈起自己在某某超市遇到的消费经历:前些天,她在该超市的食品区的看到标价18.8元500克的饼干挺便宜的,就称了一斤,称重后发现是25.8元一斤。她感觉不对,问营业员是不是算错了。营业员告知,她买的就是25.8一斤的饼干,刘女士领营业员来到食品区,才发现自己所称的饼干下面另有标签,自己拿的居然全部有小标签的。刘女士质疑超市的做法是误导消费者。[详细]
小编走访了凯里市区几家超市、便利店、婴儿用品店,发现价格标签不贴、乱贴、不明晰、价格相对混乱的情况不是个别现象。在一家婴儿用品店里,居然没有发现一张物价标签。“你们店里怎么没有价格标签啊?”“我们这里是连锁店,价格都是有总店标的,经常有价格变动,只要拿来扫描一下就知道多少钱了。很方便的。”“我觉得很不方便,如果有价格标签一目了然多好啊。喜欢价格合适就买了,用不着想买什么都要拿去扫一下。”[详细]
消费者一旦发现商品或者价格名不副实,要及时与超市交涉。如果交涉不成,应及时向物价、工商、消协等相关单位反映,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于没有中文标签的进口商品,消费者要谨慎购买。一旦发现这些商品存在问题,可以向工商部门反映或者举报。
因此,商店提供商品应当明码标价,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规格、等级等有关情况。与此同时,经营者应当主动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信息,不得做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