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视频-图片-专题-人才-求职-招聘-房产-本地通-购物-旅游-景点-百姓呼声-消费指南-黔港推荐专题-互动圈圈

为民忙碌30年 无怨无悔好支书——记天柱县石洞镇槐寨村支部书记吴述海

 

    吴述海,天柱县石洞镇槐寨村人,1954年6月出生,初中学历,中共党员。石洞镇槐寨村党支部书记。他凭着智慧和勇气,带领乡亲们努力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让一个昔日“粮靠天赐、果靠天赠”的穷村,变成了环境优美、经济在持续高增长的进步村。

    槐寨村是个闭塞的小村,村民常年靠“春种几垄地、秋摘几筐果”谋生。1975年初中毕业后,吴述海穿上军装,走出了大山。3年服役期满,怀着一腔豪情他回槐寨村。见识了外面的世界,学习了新鲜的知识,家乡依然贫穷如故,城市乡村之间的巨大反差,他备感心痛。自退伍后,他外出打过工、搞过运输。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自己虽然有了一定积累,但村里的村容村貌极差,群众还是非常贫困,他的心再次难受,一人富不是富,大家好才是全村好。于是他决心扎根家乡带领乡亲开富路。

    要让群众有饭吃

    要致富先解决温饱。1980年国家农村政策放宽,吴述海提出要带领村民大造粮田解决吃饭问题,并把全村能造田的地块山岗作了详细规划,他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在村里公布后,反响很大,群众纷纷赞成,大家说:“吴述海能干,让他带着大伙儿干准能发家致富吧!”当年村里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全村党员一致推举他当了村党支部书记。在上任后开的第一次村民大会上,他郑重承诺:豁出他这100多斤的身体,也要把槐寨变个样。如果5年内大伙还吃不饱,他自动辞职!

    说干就干,他把村里的党员和20多个民兵组织起来,成立粮田改造先锋队,根据规划组织各组村民向荒山开战,把一个个小山头一锄一锄地铲平,把一座座大山一坎一坎地挖出坡梯,将一片片荒地砌上坎栏围成田园,5年过去槐寨村新增粮田100多亩。新增粮地8000余担。在一面开荒造田造地的同时,吴述海和村委领导又积极调整农作物的种植结构,在水源充足的田园坝里全部推广高产杂交水稻,在水源不足的栏山田里进行水稻半旱式栽培,在水源严重缺乏的山头,尽量引水灌溉,无法引水的改种旱稻或旱地作物,播种玉米、小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等。多种渠道抓粮食,千方百计让乡亲不饿肚子。当吴述海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到期时,村委进行了一次大盘点,全村人均增收稻谷300多斤,增收杂粮300担。槐寨村人肚子饱了,干起活来如猛虎,走起路来似单车,说起话来响当当,如雷灌耳。在解决温饱的日子里,吴述海真是万事开头难,穷村创业更难,他也吃了不少苦头。当时,村集体是个空架子,没有一分钱。更让大部分群众不满的是,村里有160多亩土地到期后无法收回,多数人怨声载道。他通过与多数党员、群众代表座谈,决心收回土地。经村民代表大会通过,群众的一致拥护另行发包。在发包现场,有人手持斧头相威胁,他和村班子成员及党员率先上前,义正词严地驳斥了原承包人们的无理行为,另行发包得以顺利进行。

    要让群众有钱花

    填饱肚子,还要有钱用,发展经济,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是群众的最大利益所在。从担任支部书记那天起,吴述海就苦苦思索槐寨村人的致富路。第二个五年计划他的目标是让群众有钱花。1986年在石洞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他将村里18多家特困户集中起来动员种烟,他负责请技术员指导,负责协调解决生产中遇到的一切困难,种烟户缺劳力他去帮,一个人帮不过来,就请人帮,栽烟缺肥料他负责联系贷款扶持,在这位村支书的热心帮扶下,槐寨村当年种烟200多亩,收入40多万元,以后村里种烟户数在增多,烟农收入不断的增多,截止2009年,槐寨村群众仅种烟一项总收入达300多万元。另外,在发展烤烟种植的同时,他又引导村民大兴养殖业,养猪养牛,养鸭又养鸭等等,目前有11户搞起了规模养殖,户均年收入达2万多元。种养并举使槐寨村60%以上的人家走出了贫困。看上群众过上好日子,吴述海支书的脸上路出笑容。

    要让村寨现文明

    抓好思想教育,是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由于农村经济利益分散化、多元化、地方化和个人化,一些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集体主义观念和道德责任感淡化,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滋长,艰苦创业精神和传统美德低下。吴述海支书的第三个五年计划是抓好村民道德建设,树立村寨文明牌子。他印制道德建设标语,进一步推动创建文明村工作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制定了符合村情、民情的《村规民约》和《评选文明农户、“五好家庭”标准》发放到了各家各户,要求各家各户认真学习,遵照执行,以此来不断规范村民们的言行举止,引导广大村民争做“四有”新人。他们积极探索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精心举办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一些村民喜闻乐见、各具特色的活动。他和村委申办了槐寨村老年学校。大大调动了广大村民参与文明村建设的积极性。一个崇尚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良好社会风气已经形成。为了打通槐寨村与外界的联系,吴述海支书发动支部委员带领全村村民齐上阵,冒雨顶日、开山辟坡,啃掉了一块又一块硬骨头,经过多年努力开通了石洞街上到槐寨村的全长5公里的村级公路,争得上级投资20多万元,修通了槐寨到旧寨3公里的村组公路,修建了孟翁石桥,极大地满足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的需求。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支部”。村党支部是工作中的核心,一言一行都影响着村民,在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吴述海时刻把两委班子及党员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抓,从不松懈。他要求每位党员工作走在前,干活走在前,不接受吃请,不以权谋私,以党员的模范行为去影响、感化村民。为民忙碌30年,他无怨无悔,真正成了村民致富的“领头雁”。

 

(龙胜洲)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我要评论】 【我要订阅】 【我要投稿】 【我要纠错】 【字体: 】 责任编辑:杨懿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网友评论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分类信息
新闻图片推荐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