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视频-图片-专题-人才-求职-招聘-房产-本地通-购物-旅游-景点-百姓呼声-消费指南-黔港推荐专题-互动圈圈

小学生答题“孔融让梨我不让”何错之有?

 

  问“如是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答:“我不会让梨。”看到这个回答,您一定在想,孔融让梨不是每个人小时候都听过的吗,为什么不让梨呢?别急,这个回答其实出自上海一名小朋友的语文考卷。这两天,这份考卷在微博上火了。

  然而,这个回答虽然反映了孩子真实甚至有点“萌”的想法,却“萌”不倒改卷老师:一个大大的红叉落在了考卷上。“这道题也没固定答案啊,凭什么说真话就错了呢?”这位小朋友的家长“一怒之下”把考题晒上微博,请网友们评评理。这条微博被网友争相转载,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有网友说被这位可爱的小朋友“萌”倒了,但也有网友认为,这样答题不好,谦让是一种美德,还是不能丢的。您觉得呢?

  大凡每个中国人都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就说的这个故事。现在的小学课本也有“孔融让梨”这篇课文。这个故事旨在教育人们凡是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孔融说,树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长,为人之道也!更是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这个角度看,小学生回答试题“孔融让梨我不让”令人有些失望,作为老师给这样的答案一个大大的红叉,应该没有错。因为,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美德,也是教师的责任。

  但是,其实孩子答案原本无可厚非。第一,孩子是讲规则的,父亲授权,严格按照年龄大小来分,自己的比弟弟的梨大,可以不让。道德教育不应该要求人人都做圣人。第二,这个孩子至少说了真话,比那些口是心非回答“让梨”的好。老师给个红叉就是不让孩子说真话,“怎样才能使整个社会有诚信呢?不管是作为语文题还是德育题,这样判都不合适。”从题面看明明是在问“你会怎么做?”只要答出自己做法就可以了,只要没答非所问,怎么能打叉呢?如果题目改成“你认为应该怎么做?”这才可以凭价值观来判断正误。目前,强调个人权益较多,或许“不让”才更符合主流。

  有不少人认为,这道题出得有问题,“教改这么多年了,语文这门学科仍偏重于德育,真正的语文知识却很弱,文言文、世界文学、阅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这些核心点反倒没人重视,看看成年人平均每年读几本书,知识面多窄,还有以读书为兴趣的人少得可怜。”

  我以为,在这一点上,需要我们的教育“给力”,同时作为孩子的家长也要“给力”。只要这样,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美德才会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尤其是在建设经济强国的进程中,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不能丢。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我要评论】 【我要订阅】 【我要投稿】 【我要纠错】 【字体: 】 责任编辑:廖琴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网友评论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分类信息
新闻图片推荐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