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党员——龙云
-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投稿QQ:449315
- 时间:2011-5-24 17:40:35 来源:黔东南州委党史研究室
开栏语: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隆重纪念建党90周年,本港特开设“党旗在身边飘扬”专栏,陆续刊登黔东南州各个时期、各条战线上的基层党组织在革命、建设、改革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共产党员,缅怀英烈,进一步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热爱黔东南、建设黔东南的热情。本栏目每期刊发1--2篇,以飨读者,敬请关注。
龙云,苗族,字普霖,原名龙治贞,又名龙之干,中共党员。1903年生于贵州锦屏县茅坪上寨村,因家庭贫困,龙云少年时过继给经营木业、稍有家资的叔祖父龙平富为嗣,遂得入学受教育。1919年龙云与本寨的龙康庄(即龙大道)、龙泰璜等乘木排东下武汉求学。龙康庄就读于武昌中华大学附中部,龙云改名龙飞云,与龙泰璜则报名至国民党湖南省独立第五师当兵。
1928年7月,参加彭德怀、藤代远领导的“平江起义”。 之后,随红五军转战湘西,开辟革命根据地。同年12月,随军上井岗山与红四军会合。1929年,龙云任红五军第五纵队第十一大队大队长,参加反围剿保卫井岗山革命根据地斗争。1930年3月,龙云任红十二军第三十五师师长。1930年至1934年,率部参加了保卫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的五次反“围剿”斗争。1934年8月,红六军团西征,龙云任十八师师长。9月,红六军团进入贵州,龙云率十八师为全军后卫。10月7日,参谋长李达率领前卫部队至石阡甘溪与国民党军廖磊部激战,敌军增援部队截断红军前卫部队与主力部队的联系,李达率部向镇远转移。王震率主力部队脱离战斗,转移镇远大地方。龙云部改后卫为前卫为全军开路, 9日,转战于镇远路腊、施秉紫荆关一带。10月13日,龙云率五十二团向思南进发。14日至17日,军团率部抵达板桥,阻击敌人进攻,与敌肉博,掩护主力南撤。18日,龙云部准备经思南渡乌江,却被国民党乡公所文书引入石阡黑滩河一带,被敌包围于困牛山绝壁逆境。龙云临危不惧,指挥战士与敌人奋战三昼夜,击退敌人多次进攻,终因寡不敌众,许多战士集体跳崖,团长田海清战斗牺牲,龙云率领伤残战士死守阵地。23日,龙云率余部突出牛头山。25日,经镇远羊场、天印、都坪,过龙江河,进入岑巩县凯磅冠壁山。第二天拂晓,遭民团队伍数百人围攻,龙云组织战士反击,终因弹尽粮绝,疲劳不堪,被敌冲散。龙云头部负伤,独自沿着小道穿过密林,绕出包围圈。
27日,走到关庄时,被保长杨世忠带入敌人埋伏区,被敌所俘。28日晨被押至龙颈坳(龙田)区公所,受到区长严刑审讯,龙云始终未暴露,后被所俘叛徒出卖,敌人才知其真实身份。29日,龙云被押往岑巩后解赴镇远,11月上旬,押解至贵阳,王家烈命交贵州省高等法院第一监狱关押。蒋介石得知龙云被俘,令解往长沙。此后,龙云先后被押至江西南昌、九江和湖北武汉等地的国民党设的“反省所”、“感化院”。龙云坚信共产主义信念,始终未作“反省”,更未被“感化”,遂被视为“顽固分子”,其重伤未得到应有的治疗,1936年2月伤病交加卒于武汉,时年3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