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省委会议精神 推进特色高效农业产业发展
全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推进会强调
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坚定信心打好基础持之以恒推进特色绿色高效农业产业发展
王富玉出席会议并讲话
今日传播讯 8月25日,全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推进会在贵阳召开。省委副书记王富玉、副省长禄智明出席并讲话。王富玉强调,各级各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坚定信心,打好基础,加快结构调整,持之以恒地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近年来,我省先后出台了支持花卉、中药材、畜牧业、茶产业、马铃薯、精品果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制定了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各级各有关部门因地制宜,狠抓落实,我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快、质量高、效益好、典型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亮点。
王富玉指出,8月23日,省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省委书记栗战书,省委副书记、省政府党组书记赵克志作了重要讲话,强调要高举发展的旗帜、团结的旗帜、奋斗的旗帜,把思想统一到发展上,把心思集中到发展上,把力量凝聚到发展上,努力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更好更快发展、更加协调发展。贯彻落实省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加快贵州发展,要求我们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途径是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就是要突出我省生态特点、山区特点,突出气候多样性、生物多样性、资源多样性特点,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王富玉强调,要强化措施,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步伐。一是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在增加农民收入中的重要作用,凡是看准的产业,就要坚持不懈、一以贯之地抓紧抓好,县乡党政领导、分管领导和业务部门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抓产业结构调整上,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二是要做大总量,坚持蔬菜发展到2000万亩,茶叶、中药材各发展到500万亩,干鲜果发展到1000万亩,马铃薯稳定在1000万亩左右,花卉发展到50至100万亩,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50%的长远目标不动摇,做大基地规模。综合运用税收、信贷、财政、土地等手段,大力扶持有市场、有效益、有潜力的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做大企业规模。明确特色优势产业对农业总产值和农民收入的贡献目标,做大产值规模。三是要提高质量,建立健全质量安全全程监管体系,大力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加强农业标准示范区建设,打造“生态、安全、健康”的贵州特色优势农产品形象。四是要开拓市场,要由过去只重视抓生产,转变到既重视抓生产,更重视抓市场、抓销售、抓流通上来,加强批发市场等有形市场和信息服务网络等无形市场建设,积极举办和参加各种农产品展示、展销、推介活动,鼓励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技人员和农村能人围绕产前、产中、产后环节,搞活农产品流通。五是要搞好服务,稳定乡镇农技推广队伍,深入推进“三百工程”,加强农业技术服务。加强农经网、农业综合信息网等涉农网站建设,加强信息服务。积极构建融资、担保等金融服务体系,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环境。大力开展农村金融保险,降低自然性、生产性风险。搞好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解决基础设施制约问题。
王富玉强调,各地各部门要狠抓落实,确保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取得实效。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抓“三农”工作的主要抓手,确保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各项任务不误时、不落空。要按照农民投入为主、财政补助引导、信贷投入扶持、合作投资经营的融资思路,建立健全多元化投入的长效机制。要发挥典型示范的作用,用看得见、摸得着的样板来感召群众、引导群众、激励群众。要转变工作作风,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多用、常用利益驱动策略,扶持引导农民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农户、深入田间地头,在政策、资金、观念、思路上引导农民,在技术、信息上提供优质服务,帮助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禄智明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总结经验,准确分析和把握当前我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抢抓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克服困难,在推进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上迈出新的更大的步伐。明确目标,进一步理清推进我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工作思路,促进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真抓实干,认真落实推进我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各项措施,加快产业基地建设,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发挥品牌带动效应,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搞活农产品流通,加大扶持力度,确保我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省科技厅、省农委、省林业厅、省扶贫办和各市(州、地)分别就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情况作全面汇报,省财政厅就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作了发言。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各市(州、地)党委、政府(行署)负责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