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地扪侗寨(资料图片)

图:在具有鲜明民族文化特色的地扪侗寨前,一支侗族乐队正在演奏(新华社资料图片)
本港讯 已有1000余年历史的黔东南州黎平县茅贡乡境内地扪侗寨,4月14日凌晨4时20分左右该村中部突发大火。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大火殃及该村3个村民小组,致使39栋房屋被烧毁,42户233人受灾,紧急破拆房屋29栋,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3万余元,一位七旬老人吴某因逃生不及,不幸葬身火海。目前,当地有关部门正在调查确定起火原因。
“数公里外就已看见冲天大火映红了半个夜空。”据从茅贡乡赶去救火的当地居民介绍,获知地扪寨发生火灾后,他们迅速赶往该地扑火,很远便看见村寨上方火光冲天,浓烟滚滚。进入寨中,闻见空气中弥漫着呛鼻的味道,噼里啪啦的燃烧炸裂声此起彼伏,寨中木屋剧烈燃烧,连成一片火海,火借风势,肆虐的“火魔”不停向四周蔓延……由于火势猛烈,村民们只得在小水沟边上站成一排,用水桶提水互相递传的方式向尚未着火的房屋木板上泼洒,以期阻挡蔓延的大火,被炙烤的木房在一桶桶水的浇淋下腾起了浓浓的雾气。
事发后,当地党委、政府与有关部门人员迅速赶往火灾地,与村民一道灭火,并紧急破拆紧邻已着火房屋四周的29栋木房,以真正有效阻止火势的蔓延。与此同时,当地消防部门从相距46公里的县城紧急赶来,用高压水枪将火势压了下去,经一番努力,才将大火完全控制。
当地村民称,当时,最早发现火情的一位村民在睡梦中被刺鼻的浓烟呛醒后,赶紧披衣跑出屋子,一出门便看到了燃起的火苗,村民大呼“着火了!”,其他人听到他的呼叫声,都纷纷从家中逃了出来,有人甚至来不及换上暖和一点的衣服。
事后村民获知,大火是凌晨4时许从该村一七旬村民家中开始燃烧的,当时,该村民因生病在家,不及逃出便葬身火中。随后,大火一家接着一家,将寨中数十栋木屋连成了一片火海。
目前,当地相关部门正有序地处理善后工作,具体起火原因还在进一步确定中。据当晚8时许当地有关部门初步统计,火灾共烧毁房屋39栋,紧急破拆房屋29栋,有42户233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43万多元。
相 关 链 接
黎平西线最大的侗寨—地扪侗寨,该寨位于黎平县茅贡乡境内,地处清水江支流源头的大山深处,距离县城46公里,全村分为5个自然寨组成,共有500多户,2300多人,全部为侗族。是侗族原生态文化保存比较完整,而且具有鲜明侗族文化特色代表性的侗族村寨。地扪,是根据侗语音译的地名。地扪直译为泉水不断涌出的地方,意译即村寨发祥、人丁兴旺的地方。根据地扪侗族古歌传唱的内容,唐朝时期就在此建寨,这里至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
在以地扪为中心的侗族文化社区内,每个村寨都保存有完整的侗戏班子,逢年过节都要演出侗戏。目前,这个侗寨比较活跃的侗戏班子有近30个,保存着完好的侗族原生态文化。除了侗戏外,这里的物质文化资源还有花桥群、禾仓群、红豆杉群、古井、古道、古建筑等,非物质文化资源有侗族大歌、原始造纸技术、传统纺织印染技术、刺绣技术、传统特色饮食等。因而,民间艺术极其丰富的地扪,堪称“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