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家大不同——有银,有花,图腾绣衣裳(图)
苗族民谚说:“无银无花,不成姑娘。”如同汉人喜欢买土地,蒙古人喜欢买牛羊,苗人但凡有了点钱,势必要拿来买穿戴—花团锦簇的刺绣,华贵张扬的银饰。即使对今天的苗族姑娘来说,可以去到任何地方,可以嫁给各种男人,但若没有一身像样的、苗家传统的穿戴,婚礼仍然是不可想象的。或者说:简直就没法结婚!而苗家姑娘的盛装,便是这个民族数千年积攒下来的、最精华的“不同”。
有银,有花,图腾绣衣裳。留住此“不同”,善莫大焉。
中国西南部山高壤薄,地处偏僻,与简单清苦生活形成极大反差的是,生活其中的苗族保存着一种奢侈的“ 礼服”习俗。他们以自纺麻线为底,加用蚕丝、漂白的青红土羊毛线,花费数十道复杂工序,织成精致无比的衣服,再配以奢华繁复的银饰,只等节日来临,完美亮相。凡提及有关苗族服饰的种种特性及内涵时, 我们的视角重点关注的,正是此种苗族盛装。
在传统苗家人字典里,家当就是穿戴在身上的一切。每一个节日就意味着一场盛装游行,有的地方把过节称为亮家当,意味着人们把平日省吃俭用攒下的所有家产都变成了服饰,穿在了身上。姑娘们利用这个机会仔细比较每个人身上的着装,哪家姑娘花样绣得最好,哪家姑娘银饰戴得最多,胜出的姑娘不仅自己偷着笑,母亲也会觉得争足了面子。当然,此种交流互动、取长补短的家产秀,也成为推动苗族盛装不断完善的动力。苗家人把对生活的全部激情,转化为对制作服饰的热爱,汹涌而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