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视频-图片-专题-人才-求职-招聘-房产-本地通-购物-旅游-景点-百姓呼声-消费指南-黔港推荐专题-互动圈圈

天柱农民采用传统灌溉工具抗旱(图)

 



    本港讯 (唐安平 特约记者 杨仁海)8月17日,记者在天柱县蓝田镇都府村看到,7台直径约5米的筒车沿河一字排开,尽管没有一点机器轰鸣声,也没有一人看管,但是筒车受水流冲击却不停地转动着,轮椽均衡排列的盛水筒随水轮车提水汇流进农田。


    连日来,持续睛热高温少雨天气,致使天柱县大部分小溪、山塘和水井干涸,玉米、水稻、瓜果等农作物旱情日益加重。截至8月15日,已连续46天无降雨,全县水库干涸3座,农作物受灾达14.7千公顷,其中,重灾3.58千公顷,干枯0.51千公顷;因旱影响8.1万人、1.56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无抗旱条件2.61万亩。


    面对严峻的旱情,天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紧急部署抗旱救灾,先后投入177万元资金,投入抗旱机械3500台(套)进行抗旱保苗。为弥补现代灌溉工具的有限投入,该县蓝田、白市、运口、坌处、江东、瓮洞等乡镇3000多农民,充分利用水车、筒车、吊桶、戽斗等传统古老的灌溉工具进行抗旱。


    8月13日,记者一行来到白市镇兴隆村,眼前的一条条河渠干涸开裂,显然已经很久无水流过,然而一大片农田却没有干旱的迹象。一位正在田间干活的农民说:“多亏了这10多个吊桶呀。”这时,我们才注意到田间零星矗立着像船上桅杆的吊桶打水设备。


    一根竹竿高高地架起,竹竿的一头固定着一块石头,另一头则系上绳索,绳子的末端绑着一个水桶。利用杠杆原理,在井边拉着吊桶的竹竿往下沉,很轻松地就把水提上来,往引水渠和田地里灌。驻村干部王同志告诉我们:“最近,旱情较重,有了它才使得这里农田充满绿色。”


    据该县抗旱应急指挥部有关人员介绍,全县农村共投入水车30台、筒车48台、吊桶128个、戽斗300个进抗旱,灌溉、浇灌面积约5500亩。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我要评论】 【我要订阅】 【我要投稿】 【我要纠错】 【字体: 】 责任编辑:穆文碧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网友评论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分类信息
新闻图片推荐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