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视频-图片-专题-人才-求职-招聘-房产-本地通-购物-旅游-景点-百姓呼声-消费指南-黔港推荐专题-互动圈圈

调整出效益 机耕盼有道—麻江县春耕见闻

 

  新华网贵阳4月13日电 正是春耕农忙时节,贵州群山间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庄稼人忙碌的身影。记者来到麻江县坝芒布依族乡,只见田野里片片油菜花开得正艳。趁着好天气,赶农时的村民们都在抢耕抢播。

  “今年我准备种60亩烤烟,如果气候正常,至少可以收入15万元。”在公路边的一块地里,村民罗世勇正忙着用旋耕机翻耕土地。见到记者,他停下手中的机器说:“这块地刚收了一季大葱,现在种烤烟,收割后还可抢种一季蔬菜。”

  一年三季的高效农业,这在当地山区是近几年才有的事。坝芒乡党委书记陈正广说,全乡平均海拔1100多米,由于山高水冷,气温低、日照少,村民过去都是种植传统的水稻、玉米、洋芋等作物,一年最多种两季,产出低,增收慢。

  利用当地气候特点,发展以高山冷凉型反季节蔬菜为主的蔬菜产业,成为坝芒乡调整种植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突破口。

  栗木村党支部书记陈高明是全乡“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个有高中文化的致富带头人,在村里试种胡萝卜、莴笋成功后,不断引进适宜当地气候的反季节蔬菜品种,如大葱、无筋豆、黄瓜、西红柿、白菜等。这两年,通过土地流转,陈高明每年种植蔬菜几十亩到200亩不等,收入可观。

  陈高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传统种植方式,一年最多种两季,平均亩产值1300元左右;如种植速生蔬菜,一年可种三季,平均亩产值4000元以上,“同是一亩地,产值增长两倍。”

  结构调整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尝到了甜头。“去年我种了20亩莴笋,水源好的地块种了四茬,一年收入10多万元。”栗木村村民罗开华对记者说,今年他准备种60亩烤烟、40亩蔬菜。如今,反季节蔬菜已带动周边4个村1万多村民走上致富路。

  “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规范化、产业化经营模式,解决了菜农购种、育苗、技术服务和市场销售等后顾之忧。陈正广说,目前,全乡一年三季商品蔬菜种植面积在5000亩以上,除就近销售外,还销到成都、重庆、广州、深圳、湛江等地市场。这个贵州省一类贫困乡已走上稳定脱贫增收之路。

  农民收入多了,村里两三层的“小洋房”多了起来,各类家用电器和电脑已不是什么稀罕物,不少人家还购买了农用车、面包车。陈高明说,现在村民最大的愿望是进一步加大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投入,特别是小水池、机耕道的建设。山区每亩地如建一个30立方米的水池,就能抵抗大旱的侵袭。

  当地一些干部和村民说,眼下,各类小型农耕机由于效率高、易操作,越来越受到山区农民的欢迎,但一些几百亩的小田坝没有机耕道,距离公路较远的耕地,一台稍大一点的旋耕机要请人抬进地头。而现在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在家干农活的不少是上年纪的老人,如果有了机耕道,农机进地就方便多了。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我要评论】 【我要订阅】 【我要投稿】 【我要纠错】 【字体: 】 责任编辑:龚秀相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网友评论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分类信息
新闻图片推荐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