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山县加强民族民间口头文学收集管理
本港讯 (通讯员 梁定华)为有效抢救、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雷山县严格贯彻执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针,采取五条措施,积极开展民族民间口头文学收集保护工作。
该县拥有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然而,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该县的民族民间文化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许多珍贵的、具有历史价值的非物质文化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为加强收集、整理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该县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着力抓好民族民间口头文学收集工作。一是组织专人进行收集整理。整合宣传、文化、民族(宗教)等部门力量,深入实地进行收集,并请全县民间艺人“寨老”集中进行集体采集,将民族民间艺人口述的各种文艺作品收集起来,科学整理成册并归档管理。目前已建立“雷公坪传说、民族英雄张秀眉”等民族民间口头文学集成库。二是对特殊的民间艺人加以保护。对那些生活条件艰苦、身体差的民间艺人给以物质照顾,创造民间艺人的交流机会,鼓励“苗族歌老”传送“祝酒歌、求婚歌、祝寿歌、游方歌”给后代,培养接班人。三是整合社会力量,强化对民间艺人的关爱。采取“政府投入一点、社会资助一点、民间艺人自筹一点”的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改善民间艺人的生产生活状况,并挖掘民族民间口头文学与旅游业联姻,增强乡村旅游业发展的生机与活力。四是坚持在收集和保护中走创新与继承相结合。在收集和整理中注重将民间口头文学艺术在传统技术上注入现代审美意识,创作出“锦鸡舞、板凳舞、木叶飞歌”等一批具有时代气息的艺术精品。五是加强正面引导。以汉字和苗语相结合作为文字,囊记县内各地分散的各种传说、典故,作为该县独特的文学艺术,成为其景观之一,以其特殊的魅力和浓郁的民族民间生活气息吸引众多游人驻足观光,增添精神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