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丹寨:培养实用人才 助力乡村振兴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投稿QQ:449315
时间:2018-07-10  来源:黔东南新闻网

  为培养和打造优秀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丹寨县多渠道培养,强化农村实用人才的示范引导、典型引路和辐射带动作用,推进了“乡村振兴”。

  抓住重点,牵牢“牛鼻子”。以助推脱贫攻坚为主线,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坚持“抱团发展”,推进富民强村,重点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特色产业健康快速发展迅猛,着力培养“领军人”、培育“经纪人”、打造“带头人”。如,扬武镇洋浪村通过“领军人”杨雄的带动,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蔬菜产业村”,全村103户472人从事蔬菜产业,产业规模达445.7亩,2017年实现总收入1100万元,利润达到500万元,村集体经济实现10万元。在该村的带动下,周边6个村寨的148户663人加入洋浪村云发专业扶贫合作社,发展蔬菜产业400余亩。目前,合作社会员达251户1135人,种植规模1100余亩,种植的优质蔬菜畅销省内外。

  建立机制,激发“内生力”。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把懂管理、会经营、有一技之长的农村人才录入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目前入库人才5593人。以“党带群、富带贫、强带弱”组建抱团主体,建立县级合作总社1个、乡级合作联社6个、村级合作社161个、集体经济公司14个,实现合作社对贫困户的全覆盖,加入合作社的党员达599人。建立“三育”机制,把529名村“两委”班子成员及户长培育成产业大户,把68名产业大户及户长培育为村“两委”班子成员,362名产业大户、户长、能人和知识青年向党组织递交申请书并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三转”“三带”“三育”经验已在全州推广。建立“三看”机制。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实行考核方式看三级评价(群众评、村级评、乡镇评)、考核重点看脱贫成效、考核运用看奖惩共担的“三看”考核机制,使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和派出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责同担、奖同享、惩同受,形成抓“十户一体”抱团发展促脱贫攻坚强大合力。完善激励机制,建立了以政府奖励为基础、用人单位奖励为主体、社会奖励为补充的人才激励体系,充分体现人才的经济社会价值。建立“三增”机制。建立村干部报酬“基本保障+购买服务+集体经济收益奖励”增长机制,把“十户一体”列入购买服务内容,增加村干部工作动力。据统计,县财政每年增加投入购买服务经费350万元,村干部报酬预计每月3000元左右。

  创建平台,发动“加速器”。依托“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平台,围绕黑毛猪、蓝莓、硒锌米、茶叶、食用菌重点产业,用好相关领域专家。2017年全县派驻省级科技特派员27人,州级科技特派员4人,县级农业辅导员40人。专家团队围绕服务“三农”工作,召开专家服务团队工作会议3次,走访调研贫困乡镇、深度贫困40次,开展农业技术服15次,解决突出困难4个,协调争取产业扶贫基金129.6万元。聚焦全县63个深度贫困村,组织全县40名农业专家分6个组对全县6个乡镇深度贫困村进行农业脱贫产业“集中会诊”。实地调研“集中会诊”深度贫困村44个,占全县深度贫困村的69.84%。强化科技支撑,实施“333”工程(创建3个科技示范乡镇、30个科技示范村、300户科技示范户),举办了脱贫攻坚能力提升培训会,内容涉农科技政策、科技项目申报等,参会人数100余人。充分发挥“三区”科技人才、科技特派员、万名农业专家服务团等科技人才优势,开展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技术培训工作,为贫困村提供“点对点”便捷有效的科技服务,为当地特色农业提供有效益、能复制、可推广的扶贫模式和管理经验。

  整合资源,引爆“创业潮”。整合全县培训资源,分类组织开展电工、护工、焊工、家政服务、种植养殖、手工刺绣、蜡染、银饰加工、中式烹调等职业技能培训,着力提升劳动者的就业创业能力。举办职业培训51期3038人,其中,农村人才2990人。同时,积极营造创业带动就业良好环境,深入开展全民创业计划、大力营造宽松的创业氛围、实现返乡创业1170人,带动就业2814人。( 王保文 )

责任编辑:杨秀先【收藏】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