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产业革命,擂响战鼓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投稿QQ:449315
时间:2018-07-05  来源:当代先锋网


2月9日,贵州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在贵阳召开。杜朋城 摄

  乡村振兴,产业是重点。在2月9日召开的贵州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强调,要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产业革命,在转变思想观念上来一场革命,在转变产业发展方式上来一场革命,在转变作风上来一场革命,推动产业扶贫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

  2018年2月4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央1号文件”),为乡村振兴战略谋划出清晰路线图。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支撑和标志,是产业兴旺,这已成为促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任务。实现产业兴旺目标,需要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业态、开拓市场渠道、变革农业生产模式,这是一个产业大变革的现代化历程、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产业革命”。

  农村“产业革命”对贵州乡村的全面振兴,是十分重大的基础性工程,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近段时间,贵州减低玉米种植面积、扩大经济作物种植规模的产业调整规划,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减种玉米的政策初衷不难理解,在市场经济的开放环境下,企业竞争创造的价格选择空间、现代物流提供的运输便利,都可让贵州部分玉米需求通过引进的办法来解决。特别在新兴业态不断出现的情况下,经济作物对农民而言,更有大大高于玉米价值的替代效应。不论从种植成本或从品质保障来考量,减种玉米都是一项事关贵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三农”现代化的长远之策。

  通过政府规划引导、市场主导,扭转农民对诸如玉米等传统作物的依赖和种养习惯,有减有增,把科技含量更高、附加值更大的农作物导入农业日常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效益,从而更有效推进脱贫攻坚、全面小康,这就是一种产业革命。

  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必须进一步思想解放。思想解放对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是个大课题,作为决策执行者,如果仅满足于突破贫困线的政绩思维,抱着慵懒作风,不做深入调查研究、了解民情,就不可能进一步在“政府引导”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政策激励、种植模式、市场开拓等方面,农民就得不到应有帮助。

  整体而言,当前的贵州产业体系中,农业占比依然较高。这可看成贵州的优势所在,农民能利用良好的自然生态,把绿色农产品做优做强,更加夯实农业的基础地位。但劣势也比较明显,长期的小农生产意识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市场化思维,不少人习惯于传统耕作模式,在“吃得饱”的层面止步不前,缺乏对农业产业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及规模效应的思考。因此,思想解放的重点,在于必须意识到,农村生产不能死守“为吃而生产”的温饱任务,要突破山门,实现“以卖为主”。

  推进农村产业革命,要调整粮经结构,寻求替代作物并实现“为卖而生产”。结构调整是动态的、随着市场形势不断变化的过程。农村经济中的产业革命,一定是农业产业结构的深层次变革,种植结构、产业链结构、劳动力结构等都应在市场环境中进行合理调整。

  对于“种什么”“不种什么”的产业选择问题,需要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来解决。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产品创新是重中之重,农村产业革命就需要把产品做优、品牌做响,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用好电商渠道,让“黔货出山”,把农产品的商业价值充分激发出来。

  推动农村产业革命,务必注重市场力量。作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应坚定地往市场化方向迈进。以结构调整为核心的农村产业革命,其重要推动者是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市场主体。在市场主体的规模化经营过程中,才有可能形成足以抵御市场风险的产业实力和竞争力,并以契约形式对处于利益链生产环节的农民权益进行保护。

  发挥市场力量的关键在人。当前,不少地方出现了许多懂技术、有市场眼光的新型农民,他们或长期扎根家乡,或在外创业返乡,具备农民的乡土情怀,也不乏企业家的开拓创新精神,他们的产业实践,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和百姓精神面貌的改变,这是40年改革开放带给贵州广大农村的重要变化。从产业革命的角度出发,需要更加有效的土地利用、工商行政、财政金融等激励措施,以更好培育乡村产业生力军。

  产业兴旺,百姓才能致富。当前,全省上下要在思想解放、产业变革、作风转变等方面实现新突破,激励农民选择更有效益的种养模式,让农村百姓不仅“吃得饱”,还要“过得好”,推动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实现新跨越。

  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贵州行动已经开始!(岳振) 

责任编辑:杨秀先【收藏】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