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民生连线- 黔图汇- 房产网-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微媒体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2017中国(贵州)国际民间工艺品博览会在凯里盛大开幕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7-11-17 21:01:34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本网讯 (记者 田应龙) 11月17日上午,2017中国(贵州)国际民间工艺品博览会暨第六届中国·凯里银饰刺绣博览会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盛大开幕。

  本届博览会以“弘扬工匠精神、共筑民族品牌”为主题,设主会场和分会场,主会场设在凯里苗侗风情园会展中心,分缤纷世界区、锦绣中华区、多彩贵州区、大美黔东南区四大主题区。分会场设在凯里互联网众创产业园和凯里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园。博览会共设展位241个,其中特装展位43个,标准展位198个。共有参展商410家,展品有刺绣、银饰、玉石、木雕、首饰等十余大类、一百多小类,数量达十余万件。在博览会主会场,大家不仅可以欣赏到苏绣、湘绣、蜀绣、汉绣等中国传统刺绣精品,也会看到黔东南精美的双针锁绣、打籽绣、数纱绣、破线绣、堆绣、锡绣、贴布绣等精美苗绣作品,以及来自非洲、东南亚国家的民族风情工艺品。

  琳琅满目、精彩绝伦的国际国内民间工艺品、银饰刺绣精品,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民族民间工匠、绣娘,再次闪耀在大美黔东南“苗侗明珠.山水凯里”,尽展民族文化的原生之美和民族民间的工艺之魅。这是一次指尖艺术的盛事,一场民间精湛技艺的盛宴,一个国际民族文化交相辉映的大舞台,更是一场为黔东南民族民间工艺品找出路、助力黔东南扶贫攻坚的展销会。

  今年的博览亮点纷呈:一是把博览会与当前黔东南州脱贫攻坚工作紧密结合,首次在馆内设立“脱贫攻坚产品展销区”,免费提供展位给该州部分极贫乡镇(村),给他们一个展销的平台,并积极为他们寻找订单。二是在馆内设立“黔东南州文化产业扶贫成果展示区”,首次将黔东南州各县开展文化产业扶贫工作通过图片、文字展示给大家。三是举办民族工艺精品展示,让“静态”的手工艺品“动”起来,使观众不仅能看到精美的工艺品,还能了解到它后面的故事,加深对传统民族文化的理解。

  精品展示、技艺交流、产销对接,结合当前凯里市乃至黔东南州“大扶贫”工作格局,今年博览会以办展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展示黔东南地区18个极贫乡村各具特色的农特产品,为极贫乡村的农特产品找市场和销路,推动极贫乡村“订单农业”发展,以期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产业”的贫困乡村经济发展新格局和新模式。同时,开辟16个特展区,以图文形式展示黔东南16个县市的文化产业扶贫工作成果,构建交流学习平台。

  据了解,中国(贵州)国际民间工艺品博览会暨中国·凯里银饰刺绣博览会自2012年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五届,已跻身为贵州省三大品牌节会之一。在前五届博览会的强力拉动下,通过文化旅游带动、政策扶持、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以银饰、刺绣为代表的传统民族工艺品产业迅速发展。据统计,目前全州从事旅游商品加工、销售达20余万人,工艺品企业4000余家,民间手工艺加工作坊2万多个,工艺品产业年产值约25亿元。同时,随着大众对不同民族文化产品的认同及消费理念的转变,苗、侗、水等刺绣手工艺市场前景广阔,使银饰刺绣从传统民族民间饰品逐步转变为广大旅客青睐的旅游商品。











  相关阅读:

  凯里市所在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全国苗族侗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苗、侗民族占总人口的70%以上,森林覆盖率达65%,以自然生态环境优势和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优势,被誉为“中国的聚宝盆”,是“多彩贵州”的一颗文化明珠。千百年来,以苗、侗为主体的33个民族,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创造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民族民间文化,绚丽多姿的民族歌舞、盛大热烈的民间节庆、巧夺天工的民族民间工艺品、精美绝伦的银饰刺绣等等,构筑起大美黔东南民族文化的大厦。全州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53项72个保护点,占全国名录总数的4.3%,居全国地州级之首,传承人26名;省级175项206个保护点,传承人104名。以银饰、刺绣、蜡染为代表的黔东南民族民间工艺品在贵州乃至全国都有非常高的美誉度,更是贵州苗绣、银饰文化制高点。2008年,黔东南州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中国苗族服饰之都、中国侗族服饰之都、中国苗族刺绣之乡和中国苗族银饰之乡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田应龙【收藏】
上一篇:黔东南:64个传统村落消防工程基本完成建设
下一篇:最后一页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